簡歷

        • 簡歷(完整版,2019.12.27 更新)
        鄭建文為北德州大學音樂藝術博士(主修作曲,專精於互動式電腦音樂;副修音樂理論)、國立交大學音樂研究所理論作曲碩士(主修理論作曲,師事楊聰賢老師;副修鋼琴,師事洪雅菁老師;副修打擊樂,師事徐伯年老師)。留美期間,曾任北德州大學CEMI實驗音樂與跨媒體中心助教(TA),北德州大學作曲系講師(TF),教授大學部作曲課程。2007年回國後曾任教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所)、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台中教育大學音樂系、嘉義大學音樂系(所)、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所)、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屏東教育大學音樂系、東海大學音樂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所),教授音樂理論 、電子音樂、 數位音樂 、作曲等課程,並於明道大學數位設計系、實踐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等系所, 教授互動影音設計、數位音樂與音效設計等課程。2009年起擔任華夏技術學院數位媒體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2011 年起任教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現任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其器樂音樂作品獲獎、 獲選演出之重要表作品諸如: 《江雪》五重奏分別於「美國波士頓新音樂」 春季音樂會徵曲獲選演出 ( 2016)及於第三十二屆亞洲作曲家聯盟研討會暨音樂節徵曲獲選於日本演出(2014)大型室內樂作品《春盡時分》參加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委託創作徵曲比賽獲選獎助與演出 (2013)、大提琴獨奏作品《輓歌》獲得TMC (台灣音樂中心)國際作曲比賽優勝 (2012)、管弦樂《夜來風雨聲》參加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建置音樂創作與行銷平台」徵曲比賽獲得第三名 (2011);室內樂《扁舟行》榮獲美國2007年達拉斯交響樂團既 Voices of Change 所舉辦之「Russell Horn青年作曲比賽」首獎,並受邀於德國 MusikTriennale Köln 2007 音樂節演出。二胡獨奏曲《晚春》獲 2006 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優選第二名;室內樂《深沈的靜默》獲得 2009 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教師組佳作;擊樂六重奏《雨夜札記》獲2005年「第三屆青年打擊樂作曲比賽」佳作;室內樂《秋夜之舞》三重奏於2004年許常惠文化藝術基金會之「青年作曲者傑出作品甄選、演奏」中獲選贊助演出;室內樂《扁舟行》榮獲2003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室內樂組佳作;管弦樂作品《時間印象》參加2002年「啟動台灣的聲音」徵曲獲選,由國家交響樂團(NSO)發表於國家音樂廳。聲樂曲《夜盡長》於2000年獲新竹縣文化局舉辦之「第四屆客家新曲獎」徵曲比賽「藝術歌曲組」佳作以及「歌謠組」佳作。

        其電腦音樂創作獲獎之作品諸如:電子音樂「雨光」獲得捷克布拉格Musica Nova 電子音樂創作比賽「佳作」(Honorary Mention Award) ;鋼琴與電子音樂合奏之作品《晨雨》獲選為捷克布拉格Musica Nova 電子音樂作曲比賽器樂組決選作品;二聲道電子音樂《旅程》獲選為2010年義大利 Cittá di Udine 電子音樂創作比賽決選作品、2009 年法國Bourge國際電子音樂創作比賽決選作品、及2008年西班牙 Confluencia「國際短篇電子音樂比賽」決選作品;二聲道電子音樂《風雷引》榮獲國際電腦音樂學會(ICMA)2008年年會區域作曲獎(Regional Composition Prize)、2007 年全國藝術創意作品線上競賽「音樂、音效創意類」優等(第二名); 二聲道電子音樂《三摩地》榮獲九十五年度全國藝術創意作品線上競賽「音樂、音效創意類」特優(首獎); 二聲道電子音樂《海底尋夢》榮獲九十四年度全國藝術創意作品線上競賽「音樂、音效創意類」特優(首獎);二聲道電子音樂《我思》獲選為 2005 年SEAMUS短篇電子音樂作曲比賽決選作品。相關國際性出版包括:電子音樂《風雷引》獲選收錄於國際電腦音樂學會(ICMA)2008 年年會作品選集;影音作品 Samsara 分別被收錄於美國電子音樂會(SEAMUS)首張影音DVD出版品、及2007年 MIT Computer Music Journal 之DVD出版品中;電子音樂作品 Methinks 被收錄於SEAMUS的Electroclip CD出版品中。其電子音樂作品之重要國際性演出包括:美國電子音樂學會(SEAMUS)年度學術會議(2005 於Indiana、2006 於Oregon、2007 於Iowa)、國際電子音樂學會年度會議(ICMC)(2005 於西班牙 Barcelona、2006 於美國New Orleans、2008 於北愛爾Belfast)、瑞典電子音樂學會(SEAMS)年度學術會議 (2007於Stockholm)、古巴國際電子音樂節 Primavera en La Habana (2004、 2006)、Sante Fe 電子音樂節(2006、2004 於美國New Mexico)、Spark電子藝術與音樂節(2006 於美國Minnesota)、法國Bourges 國際電腦音樂節Synthèse(2006)、第二屆 Bellingham 年度電子藝術節 (BEAF) (2005於Washington)、2005年南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新音樂、新媒體」音樂會(Oklahoma)、 2004年 Most Significant Bytes (Ohio) 多媒體音樂會、台灣「電腦音樂與音訊技術研討會」(WOCMAT)(2005 於台大、2006於師大、2007 於交大、2008於台大)。

        除了傳統器樂作曲與音樂理論的訓練之外,其主要研究與創作,在於結合器樂演奏與互動科技,為國內極少數跨足互動科技與傳統器樂創作的多媒體音樂創作者。其曾以「互動音樂」研究計畫獲得「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百萬贊助(2005-2006)。2010年與台灣藝術大學「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合作之《Nexus II》互動多媒體舞蹈表演作品,獲選文建會「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旗艦計畫」百萬補助(2011)。此外,其也參與應用音樂相關創作,曾為安徽師範大學的吳浚老師執導的沙動畫影片 Statue of Blood 製作配樂,獲得 2018 年 Moonwhite Film Festival 電影節「最佳配樂獎」其音樂作品頻繁發表於國際間,亦使其自 2006 迄今,多次獲得美國版權協會ASCAP Plus Award獎助。2019 年 並出版 《由音色塑形探套我近期之音樂創作》之當代音樂創作之音色 音響相關研究之專書。

        • 簡歷(250 字極短篇,2014.10.12 更新)
        鄭建文為北德州大學音樂藝術博士,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所)
        專任副教授。其音樂創作獲獎與獲選演出主要包含:曲盟日本橫濱「亞洲音樂節」徵曲獲選 (2014)、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委託創作徵曲比賽獲選 (2013)、TMC 國際作曲比賽優選 (2012)、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管弦樂徵曲比賽第三名 (2011);美國 Russell Horn 青年作曲比賽首獎 (2007)、ICMC 國際電腦音樂學會年會 Regional Composition Prize (2008)、教育部文藝創作獎(2003、2006、2009)、臺北打擊樂團「青年打擊樂作曲比賽」佳作(2005)、國家交響樂團「啟動台灣的聲音」管弦樂徵曲比賽獲選(2002)等。


        • 簡歷(300 字極短篇,2024.5.7 更新)
        鄭建文為北德州大學音樂藝術博士,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專任副教授。其音樂作品參加日本橫濱「亞洲音樂節」徵曲獲選 (2014)、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委託創作徵曲比賽獲獎 (2013)、TMC 國際作曲比賽獲獎 (2012)、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管弦樂徵曲比賽第三名 (2011);捷克布拉格 Musica Nova 電子音樂創作比賽「榮譽提名獎」(2011);美國「Russell Horn 青年作曲比賽」首獎 (2007)ICMC 國際電腦音樂學會年會 Regional Composition Prize (2008)、教育部文藝創作獎(200320062009)、全國藝術創意作品線上競賽特優獎(20052006)、臺北打擊樂團「青年打擊樂作曲比賽」佳作(2005)國家交響樂團「啟動台灣的聲音」管弦樂徵曲比賽獲選演出(2002);新竹縣文化局「客家新曲獎」佳作(2000)等。其電子音樂被收錄於國際性影音出版品中,諸如:ICMC 2008 年年會作品選集CD;美國電子音樂學會(SEAMUS)首張影音DVD選集及Electroclip 決選作品集 CD2007Computer Music Journal 影音作品選集 DVD、西班牙Confluencias電子音樂創作比賽決選作品集 CD。曾獲「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百萬贊助(2005-2006);2006年起並多次獲得美國版權協會ASCAP Plus Award 獎助此外,其也參與應用音樂相關創作,曾獲得 2018 年 Moonwhite Film Festival 國際電影節「最佳配樂獎」


        • 簡歷(674 字濃縮版,2024.1.30 更新)
        鄭建文為美國北德州大學音樂藝術博士(主修作曲,並專精於電腦音樂)、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理論作曲碩士。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專任副教授。曾獲作曲獎項主要包括:Moonwhite Film Festival 國際電影節「最佳配樂獎」(2018)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委託創作徵曲比賽獲選(2013);TMC(台灣音樂中心)國際作曲比賽優勝 (2012);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建置音樂創作與行銷平台」徵曲比賽獲得第三名 (2011);美國達拉斯交響樂團暨Voices of Change所主辦之「Russell Horn青年作曲比賽」首獎 (2007)、ICMC國際電腦音樂學會區域作曲獎 (Regional Composition Prize ) (2008)、教育部文藝創作獎(2003、2006、2009)、全國藝術創意作品線上競賽「音樂、音效創意類」優等獎(2007)、特優獎(2005、2006)、臺北打擊樂團「青年打擊樂作曲比賽」佳作(2005)、國家交響樂團「啟動台灣的聲音」管弦樂徵曲比賽獲選演出(2002);新竹縣文化局「第四屆客家新曲獎」佳作(2000)等、捷克Musica Nova 電子音樂創作比賽「榮譽提名」(2011)。其電子音樂被收錄於各類國際性影音出版品中,諸如:國際電腦音樂學會(ICMA)2008 年年會作品選集CD;美國電子音樂學會(SEAMUS)首張影音DVD選集、2007年MIT Computer Music Journal 之DVD影音作品選集、SEAMUS 電子音樂創作比賽 Electroclip 決選作品集CD、西班牙Confluencias國際電子音樂創作比賽決選作品集CD。除了擅長器樂作曲與音樂理論之外,其主要研究與創作在於結合器樂演奏與互動科技,曾以「互動音樂」研究計畫獲得「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百萬贊助(2005-2006)。2010年與台灣藝術大學「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合作之《Nexus II》互動多媒體舞蹈表演作品,獲選文建會「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旗艦計畫」百萬補助。其音樂作品頻繁發表於國際間,亦使其自 2006 年起,多次獲得美國版權協會ASCAP Plus Award 獎助。2019 年出版《由音色塑形探套我近期之音樂創作》之當代音樂創作之音色音響相關研究之專書。

        • 簡歷(713 字精簡版,2019.11.21 更新)
        鄭建文為美國北德州大學音樂藝術博士,主修作曲,並專精於互動電腦音樂。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專任副教授。曾獲藝術音樂作曲獎項主要包括: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委託創作徵曲比賽獲選 (2013);TMC (台灣音樂中心)國際作曲比賽優勝 (2012);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建置音樂創作與行銷平台」徵曲比賽獲得第三名 (2011);捷克Musica Nova 電子音樂創作比賽「榮譽提名獎」(2011) ;美國達拉斯交響樂團暨Voices of Change所主辦之「Russell Horn青年作曲比賽」首獎 (2007)、ICMC國際電腦音樂學會區域作曲獎 (Regional Composition Prize ) (2008)、教育部文藝創作獎(2003、2006、2009)、全國藝術創意作品線上競賽「音樂、音效創意類」優等獎(2007)與特優獎(2005、2006)、臺北打擊樂團「青年打擊樂作曲比賽」佳作(2005)、國家交響樂團「啟動台灣的聲音」管弦樂徵曲比賽獲選演出(2002);新竹縣文化局「第四屆客家新曲獎」佳作(2000)等。其電子音樂作品並被收錄於各類國際性影音出版品中,諸如:國際電腦音樂學會(ICMA)2008 年年會作品選集CD;美國電子音樂學會(SEAMUS)首張影音DVD選集、2007年MIT Computer Music Journal 之DVD影音作品選集、SEAMUS 電子音樂創作比賽 Electroclip 決選作品集CD、西班牙Confluencias國際電子音樂創作比賽決選作品集CD。除了擅長器樂作曲之外,其目前主要研究與創作在於結合現場器樂演奏之互動電腦音樂,曾以「互動音樂」研究計畫獲得「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百萬贊助(2005-2006)。此外,其也積極參與跨界合作,如:2010年與台灣藝術大學「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合作之《Nexus II》互動多媒體舞蹈表演作品,獲選文建會「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旗艦計畫」百萬補助;2018 年為安徽師範大學的吳浚老師執導的沙動畫影片 Statue of Blood 製作配樂, 獲得印度國際電影節 Moonwhite Film Festival 之「最佳配樂獎」。其音樂作品頻繁發表於國際間,亦使其自 2006 年起多次獲得美國版權協會ASCAP Plus Award獎助。

        • 簡歷(精簡版,2014.6.17 更新)
        鄭建文為北德州大學音樂藝術博士(主修作曲,專精於互動式電腦音樂;副修音樂理論)、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理論作曲碩士(主修理論作曲,師事楊聰賢教授)。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其器樂音樂獲獎、國際性獲選演出之作品諸如: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委託創作徵曲比賽獲選委託創作(2013)、TMC(台灣音樂中心)國際作曲比賽優選(2012)、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建置音樂創作與行銷平台」管弦樂徵曲比賽第三名 (2011)、美國 2007年達拉斯交響樂團既Voices of Change 所舉辦之「Russell Horn青年作曲比賽」首獎;2006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優選第二名;2009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教師組佳作;2005年「第三屆青年打擊樂作曲比賽」佳作;2003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室內樂組佳作;2002年管弦樂作品《時間印象》於「啟動台灣的聲音」徵曲獲選,由國家交響樂團(NSO)發表於國家音樂廳;2000 年獲新竹縣文化局舉辦之「第四屆客家新曲獎」徵曲比賽「藝術歌曲組」及「一般歌謠組」佳作。其電腦音樂創作獲獎之作品諸如:2011年捷克布拉格 Musica Nova 電子音樂作曲比賽電子音樂組「榮譽提名」、2010年捷克布拉格 Musica Nova 電子音樂作曲比賽「器樂組」決選作品;2010年義大利 Cittá di Udine 電子音樂創作比賽決選作品、2009 年法國Bourge國際電子音樂創作比賽決選作品、及2008年西班牙Confluencias「國際短篇電子音樂比賽」決選作品;2008年國際電腦音樂學會(ICMA)區域作曲獎(Regional Composition Prize);九十六年度全國藝術創意作品線上競賽「音樂、音效創意類」優等(第二名); 九十五年度全國藝術創意作品線上競賽「音樂、音效創意類」特優(首獎); 九十四年度全國藝術創意作品線上競賽「音樂、音效創意類」特優(首獎)。其重要國際性出版包括:電子音樂《風雷引》獲選收錄於國際電腦音樂學會(ICMA2008 年年會作品選集;影音作品 Samsara 分別被收錄於美國電子音樂會(SEAMUS)首張影音DVD出版品、及2007MIT Computer Music Journal DVD出版品中;電子音樂作品 Methinks 被收錄於SEAMUSElectroclip CD出版品中、電子音樂The Journey 被收錄於西班牙Confluencias 電子音樂選集當中。
        除了傳統器樂作曲與音樂理論的訓練之外,其目前主要研究與創作,在於結合器樂演奏與互動科技,為國內極少數跨足互動科技與傳統器樂創作的多媒體音樂創作者。其曾以「互動音樂」研究計畫獲得「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百萬贊助(2005-2006)。2010年與台灣藝術大學「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合作之《Nexus II》互動多媒體舞蹈表演作品,獲選文建會「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旗艦計畫」百萬補助。其音樂作品頻繁發表於國際間,亦使其自2006年起迄今,每年持續獲得美國版權協會ASCAP Plus Award獎助。

        • 簡歷(560 字精簡版,2013.12.31更新)
        鄭建文為北德州大學音樂藝術博士,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專任副教授。其曾獲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委託創作徵曲比賽獲選 (2013)、TMC台灣音樂中心國際作曲比賽優選 (2012)、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管弦樂徵曲比賽第三名(2011);捷克布拉格Musica Nova電子音樂創作比賽「佳作」(2011);美國「Russell Horn 青年作曲比賽」首獎 (2007)、ICMC國際電腦音樂學會Regional Composition Prize (2008)、教育部文藝創作獎(2003、2006、2009)、全國藝術創意作品線上競賽特優獎(2005、2006)、臺北打擊樂團「青年打擊樂作曲比賽」佳作(2005)、新竹縣文化局「客家新曲獎」佳作(2000)等。其作品亦於捷克Musica Nova 電子音樂作曲比賽 (2011)、義大利 Cittá di Udine 電子音樂作曲比賽(2010)、法國Bourge國際電子音樂作曲比賽(2009)、西班牙Confluencias國際短篇電子音樂作曲比賽 (2008)、美國SEAMUS短篇電子音樂作曲大賽 Electroclip (2005)中進入決選作品。其電子音樂被收錄於國際性影音出版品中,諸如:ICMC 2008 年年會作品選集CD;美國電子音樂學會(SEAMUS)首張影音DVD選集及Electroclip 決選作品集CD、2007年Computer Music Journal 影音作品選集DVD、西班牙Confluencias電子音樂創作比賽決選作品集CD。其曾以「互動式電腦音樂」研究計畫獲得「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百萬補助(2005-2006),並持續獲得美國版權協會ASCAP Plus Award 獎助 (2006-2012)。近年來並嘗試以互動科技結合跨領域表演藝術之創作,2010年與台灣藝術大學「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合作之《Nexus II》互動多媒體舞蹈表演作品,並獲得文建會「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旗艦計畫」百萬補助。

        • 簡歷(標準版,2017.6.17 更新)
        鄭建文為北德州大學音樂藝術博士(主修作曲,專精於互動式電腦音樂;副修音樂理論)、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理論作曲碩士(主修理論作曲,師事楊聰賢教授;副修鋼琴、打擊樂)。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其器樂音樂獲獎、國際性徵曲獲選之作品諸如:五重奏《江雪》獲選於日本橫濱「第三十二屆亞洲作曲家聯盟研討會暨音樂節」(2014) 及美國 Boston New Music Initiative 春季音樂會 (2016) 中演出;大型室內樂《春盡時分》參加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委託創作徵曲比賽獲選(2013);大提琴獨奏作品《輓歌》獲得TMC(台灣音樂中心)國際作曲比賽優選(2012)、管弦樂《夜來風雨聲》參加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建置音樂創作與行銷平台」徵曲比賽獲得第三名 (2011);室內樂《扁舟行》榮獲美國 2007年達拉斯交響樂團既 Voices of Change 所舉辦之「Russell Horn 青年作曲比賽」首獎 (2007),並受邀於德國 MusikTriennale Köln 2007音樂節演出;二胡獨奏曲《晚春》獲 2006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優選第二名;室內樂《深沈的靜默》獲得2009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教師組佳作;擊樂六重奏《雨夜札記》獲 2005年「第三屆青年打擊樂作曲比賽」佳作;室內樂《秋夜之舞》三重奏於2004年許常惠文化藝術基金會之「青年作曲者傑出作品甄選、演奏」中獲選贊助演出;室內樂《扁舟行》榮獲2003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室內樂組佳作;管弦樂作品《時間印象》參加2002年「啟動台灣的聲音」徵曲獲選,由國家交響樂團(NSO)發表於國家音樂廳;聲樂曲《夜盡長》於2000年獲新竹縣文化局舉辦之「第四屆客家新曲獎」徵曲比賽「藝術歌曲組」佳作。

        其電腦音樂創作獲獎之作品諸如:鋼琴與電子音樂合奏之作品《晨雨》獲選為2010年捷克布拉格 Musica Nova 電子音樂作曲比賽「器樂組」決選作品;二聲道電子音樂《旅程》獲選為2010年義大利 Cittá di Udine 電子音樂創作比賽決選作品、2009 年法國Bourge國際電子音樂創作比賽決選作品、及2008年西班牙 Confluencias「國際短篇電子音樂比賽」決選作品;二聲道電子音樂《風雷引》榮獲國際電腦音樂學會(ICMA)2008 年區域作曲獎(Regional Composition Prize)、九十六年度全國藝術創意作品線上競賽「音樂、音效創意類」優等(第二名); 二聲道電子音樂《三摩地》榮獲九十五年度全國藝術創意作品線上競賽「音樂、音效創意類」特優(首獎); 二聲道電子音樂《海底尋夢》榮獲九十四年度全國藝術創意作品線上競賽「音樂、音效創意類」特優(首獎)。相關國際性出版包括:電子音樂《風雷引》獲選收錄於國際電腦音樂學會(ICMA)2008 年年會作品選集;影音作品 Samsara 分別被收錄於美國電子音樂會(SEAMUS)首張影音 DVD出版品、及2007年MIT Computer Music Journal 之DVD出版品中;電子音樂作品 Methinks 被收錄於SEAMUS的 Electroclip CD出版品中。

        除了傳統器樂作曲與音樂理論的訓練之外,其目前主要研究與創作,在於結合器樂演奏與互動科技,為國內極少數跨足互動科技與傳統器樂創作的多媒體音樂創作者。其曾以「互動音樂」研究計畫獲得「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百萬贊助(2005-2006)。2010年與台灣藝術大學「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合作之《Nexus II》互動多媒體舞蹈表演作品,獲選文建會「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旗艦計畫」百萬補助。其音樂作品頻繁發表於國際間,亦使其自2006年起迄今,每年持續獲得美國版權協會ASCAP Plus Award獎助。

        • 學歷
        北德州大學音樂藝術博士(主修電腦音樂作曲,專研互動音樂表演系統設計)(2003-2007)
        交通大學音樂所碩士 (主修理論作曲,副修鋼琴、打擊樂)(1997-2001)
        清華大學外語系學士 (1991-1995)
        建國高級中學畢業(1988-1991)

        • 學位論文
        博士論文《「雪咒」- 為二胡、長笛、大提琴、鋼琴及Max/MSP 之互動音樂創作》(2007)
        碩士論文《管弦樂作品「時間印象」及其創作理念》(2001)


        • 專長
        理論作曲、即時互動影音表演系統設計、Max/MSP/Jitter 即時互動影音程式設計、電腦準則作曲、聲音藝術、音樂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