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ja Saariaho 的大型室內樂作品,內容加上了現場電子音樂與 tape。不久前,學姊告訴我說 Saariaho 有自己的專屬電子音樂設計者,這讓我頗為訝異,但尚未查證。我以為 Saariaho 在IRCAM學習之後,在電子音樂的技術上,有一定的能力,此外,她的電子音樂的聲響,從技術上來看,並不太難產生,似乎並不需要一個專屬的技工。至於她的互動作品,我就不太確定她是否是自己設計程式,並竟同時會設計互動音樂系統與器樂創作的人,在前一輩的作曲家當中並不多見,不過她的互動作品或現場器樂電子音樂作品的電子音樂部份,從程式技術上來說,也並不太複雜。但 Saariaho 還有影像與聲樂互動的作品,這很難由一個國際知名的作曲家親自操刀設計互動影像吧 ?
"IO" (1986-87)for chamber orchestra, tape and live electronics (tape prepared at IRCAM, Pari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