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所規劃的 max/msp/jitter 之互動影音設計之工作坊,軟體部份課程內容分為三階段來進行︰
初級課程主題:
(1)MIDI應用
(2)合成器設計
(3)即時效果器設計
(4)影音擷取與播放
(5)基本偵測、分析與互動
進階課程主題:
(1)poly~ 應用(包括多重聲音、影像之播放設計)
(2)畫格色差偵測
(3)顏色追蹤
(4)時序控制
目前初級課程已經開辦多次,每次的主題下,會略微更動課程內容,慢慢的我會把更有趣與實用的內容加進來。
進階課程也將開始,課程內容除了程式設計之外,有許多時候是來自網路上的相關影片之靈感,因此在此特別把這些靈感的來源轉登出來,以便於學員參考或更深入發展。
初階課程中的效果器設計集中再延遲效果器的運用、變聲器的使用、endless looper 、random panning 的特殊技巧等。(endless looper 、random panning 為近期新加入的內容)
初級課程中,會讓學員設計一個由音量偵測控制音樂的音量,由電腦鍵盤控制音高的一個簡易樂器,其靈感來自這段 iphone 的虛擬樂器設計(一樣使用音量偵測,作為樂器音量的控制)
初級課程會教到 endless looper 的設計方法,在表演時可以用來產生聲音拉長延音的效果,也可用來作為音樂 pattern 的疊加。Todd Reynolds 的小提琴演出,是使用 ableton live 來處理,但 max/msp/jitter 中可以輕易設計出來類似的音樂逐次疊加的效果。
我的薩克斯風作品 Wind Sketch 當中的開頭片段,便是使用 endless looper 的方法。
進階課程中,會提到畫格色差的偵測與應用方法,這是最簡易的偵測「動能」的方法,以前在教明道大學設計系碩士班學生時,用這個方法製作了很多的相關的教學範例,以下是其中一個:
進階課程中,也會提到關於時序控制與音量偵測的主題,會製作一個跟下面這個範例極為類似的互動播放裝置:
進階課程也會提到比較複雜的「顏色追蹤」程式設計方式,追蹤某個色塊在畫面中的移動座標,我以為顏色追蹤可能比 blob 追蹤更為穩定些,但是 現有物件導向 blob 追蹤的技術,倒是可以同時追蹤好幾個 blob 的座標,對向下投影,並偵測使用者的影子的應該很有用(例如觸發地面上投射出來的水波)。不過 blob 的偵測留待到作品指導的工作坊再談。以下是顏色追蹤運用在表演中的範例:
另一個利用顏色偵測控制聲音特效的範例:
此文章,日後會隨新課程的內容持續更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